目前在国内已经有较多的欧式起重机,虽然有的并不是来源于外国,但是在设计方面还是采用的国外的标准,而国内的起重机厂想要走出国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针对国内起重机存在的问题,国家采取了相应的扶持政策。 众多的起重机厂领导为履带起重机走出国门提出了各自的建议,这也为这一制造业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拓宽了道路,财政部等其他的部门也将调整重大技术设备进口税方面的政策。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对于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在中国还是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的,就以核电建设为例子,在2020年前,单台价值在2亿元以上的3000吨级别的履带式起重机的需求会在10台之上,而这些就目前的来看还是要全部依赖进口。最近几年,中国履带起重机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2008年我国第一台1000吨级别的履带式起重机在上海车展亮相。而2009年世界首次采用中国履带起重机参与核电站的吊装任务,这表示世界已经充分肯定我国的履带起重机技术。但是我国国产起重机和世界级别的起重机厂进行竞争缺乏良好的竞争环境,大吨位履带起重机绝大部分的零部件都依靠进口,中国企业仍然需要缴纳高额关税这就提高了采购的成本,同时降低了和国外产品竞争的能力,同时我国国内的企业已经具备了生产1000吨以上履带起重机的能力,而且国外设备仍然在享受这优越的待遇,这就严重的打压了我国起重机厂生产履带起重机的积极性,阻碍了核心技术储备升级,因此急需将我国国内起重机厂进口履带起重机零部件取消征税,同时对于1000吨以上的起重机予以免除进口税。 |